你的位置:博鱼体育app下载地址 > 新闻动态 > [蒲湖新语]暑期守护童心关爱遍地开花

新闻动态

[蒲湖新语]暑期守护童心关爱遍地开花

2025-08-06 01:35    点击次数:140

暑假对孩子们是期盼,对家庭是考验,对社会是责任。聚焦“暑期儿童关爱”,不仅关乎千万家庭的幸福指数,更连着社会的未来。做好暑期儿童关爱,既能破解“上班带娃难”的民生痛点,又能为孩子筑牢成长安全网,更能凝聚社会爱心,让城市充满温情。

走进国网滨州供电公司托管班,孩子们的欢笑声扑面而来。王秀芳老师抛出问题:“谁能打败自己的情绪敌人?”孩子们在互动中掌握了情绪管理小技巧,成了自己情绪的“小主人”。这一幕正是滨州暑期儿童关爱的生动缩影——当全省家庭面临暑期“看护难”时,这座城市以多元守护将假期转化为儿童成长的“加油站”。

滨州在暑期儿童关爱上的探索,没有喊空口号,而是从具体问题入手,做出了不少可复制的亮点。社区成了“临时家长”。在滨城区彭李街道,每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都辟出“暑期课堂”,每天安排2名志愿者轮值。70岁的退休教师王桂兰带着孩子们读绘本,社区网格员小李则负责登记孩子的接送信息。这里不收费,还提供绿豆汤,家长下班顺路接娃,解决了双职工家庭的“接娃真空期”。这样的社区课堂,滨州全市有200多个,全靠财政补贴和社会捐赠维持,把关爱送到了家门口。

部门联动织密“安全网”。暑假是溺水高发期,滨州水利局联合教育局搞了件实在事:给全市所有河流、水库的危险地段装上“智能报警器”。孩子靠近时,设备会喊“小朋友,这里危险,快离开”,同时给附近的网格员发提示短信。阳信县的李大爷是河道巡护员,他说:“以前靠腿跑,现在有了‘电子眼’,心里踏实多了。”这种“技术+人力”的防护,让安全监管更精准。

企业也来“搭把手”。魏桥集团开设了“职工子女暑托班”,厂区腾出活动室,请大学生志愿者教画画、做手工,还管午饭。纺织车间的张大姐说:“以前暑假把孩子锁在家里,现在带车间门口就能托付,干活都安心。”企业的参与,让关爱从社会延伸到职场。

政府要“搭好台”。把暑期关爱纳入民生实事,财政给点补贴,社区出点场地,让资源活起来。教育部门可以组织教师志愿者,人社部门引导企业办托班,多部门拧成一股绳,比单打独斗效果好。

社会要“唱好戏”。退休老人、大学生、社会组织都是重要力量。滨州的“五老”志愿者队伍就很典型,老干部、老教师发挥余热,既解决了人手问题,又传承了爱心。企业不妨像魏桥那样,把暑托班当成员工福利,既留得住人,又担了社会责任。

家长也得“尽好责”。不能把孩子全交给社会,多抽时间陪孩子聊聊天、逛公园,教他们防溺水、防诈骗的知识。滨州有家长自发组建“暑期互助群”,几家轮流照看孩子,既增进了邻里情,又解了燃眉之急,这样的做法值得学。

暑期儿童关爱,说到底是件需要“走心”的事。滨州的实践告诉我们,不用追求高大上,从解决“接娃难”“安全忧”这些小问题入手,政府搭框架、社会填内容、个人齐参与,就能把关爱落到实处。让每个孩子都能过一个安全、快乐的暑假。